欲将此身付山河: 第二十章 烟雨金陵,君臣际会
一叶小舟在长江上漂泊着,半个月后,轻舟缓缓停在了渡头边,欧阳靖安透过乌篷船的船舱,凝神向窗外看去。
灰暗的天际,似乎一场大雨将至,江宁府的渡口,虽然不比汴水渡口那样繁盛,但毕竟是江南佳丽地的六朝古都,依旧是人潮熙熙攘攘,络绎不绝。远离了战火的江南终究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。
欧阳靖安身着白衣,佩着鱼袋,缓缓走下乌篷船,而身着青衣丫鬟服饰的柳湘和如韵紧随其后。
行进了几步之后,柳湘不禁向前行一步,走至欧阳靖安身侧,怯怯地问道:“公子,我们已经到了江宁府了,舟再向前行进半个月,就快要到临安府了。虽然奴婢已经无家可归,但还是恳求公子让我回到故土看看。”
欧阳靖安轻抚着柳湘的秀发,温和地说道:“湘儿听话,待本公子拜见过康王殿下,就一定带着你回临安去。”
柳湘满足地点了点头,娇声说道:“奴婢谢过公子。”
当欧阳靖安再一次踏上江南这片土地时,只觉得一阵暖风扑面而来,空气中充盈着温和的水气,片片杏花飘落,飘落在风中,也飘落在柳湘乌黑的秀发上。
这一切让欧阳靖安感觉既熟悉却又陌生。
虽然比之于那战火中的北方,这里一切如旧。但欧阳靖安分明感到了恍如隔世的忧伤。此时距离欧阳靖安上一次来到江宁府的时日并不久远,但他蓦然感到似乎已过了百年。
欧阳靖安见街口有一家小茶馆,于是便对柳湘及如韵说道:“一路奔波了这么久,不如到里面吃杯茶,歇息片刻吧。”
于是三人一齐走进了江宁的这家小茶馆,店家热情地为众人端上了三杯热茶和几碟小菜。
欧阳靖安接过这杯茶,端在手中,沉吟了许久却不肯饮下,待到茶水渐冷时,才缓缓饮下。他不禁睹物思人,想起了瑾晨为自己沏的那杯,那杯带着体温的香茗,那茶依稀尚温,红颜却已不在身边,欧阳靖安不禁泪下潸然。
而柳湘此时也想起家中早已是一片荒芜,独自漂泊,萧索数年,于是用这杯热茶聊以慰风尘,她强忍住泪水,不想让自己在靖安公子的面前哭。
三人正对坐饮茶之时,他们身侧的几名茶客也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。
“唉,如今乱世中的世道人心越来越乱了。”其中一位茶客甲不禁长吁短叹。
“不过,如今这九王爷继承了皇位,终究是大宋朝的幸事。”另一位茶客乙打断了茶客甲的话头。
欧阳靖安闻言,心中并不感觉有多么惊异:“看来九王爷殿下自北上议和后,因故离开了汴京城,在外号召天下兵马勤王,躲过了这一场亡国劫数。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诚然如此。”
他继续侧耳倾听,只听得茶客甲又说道:“兄台说得不错,这九王爷还是颇有几分风骨呢,当年他的箭术不在金人大将之下。”
而在座中的茶客丙之前一直一言不发,也终于开了腔,声如洪钟地说道:“过几日,陛下就要起驾前往临安府,恐怕我大宋今后就要定鼎于江南半壁了,想必我在江南的生意会更兴隆红火了。”
原来,如今刚刚登基的赵构,居住在江宁府中一座偏僻的古行宫中,他采纳了宗泽的建议,本月的望日将移驾临安府,但天子仅仅把临安称为“行在”,意思是暂时的都城,表示他从来没有忘记故国河山。
到了午后,这间小茶馆中,欧阳靖安三人暖了暖身子后,靖安公子起身付了茶水钱,并嘱托将柳湘及如韵在客栈中安顿好。旋即不容片刻耽搁,前去拜见大宋新的君王。
午后申时,欧阳靖安应召前往行宫,这座行宫看起有些古旧,想必是六朝时期的建筑遗存,落红满地,曲径通幽,江南山水之间,宫阙时常依水而建,颇有些清静的古韵。
此时,宫门之前,赵构最恩宠的内监康履在此迎候,他脸上堆着笑容,细声说道:“来人可是前朝大臣?”
欧阳靖安认出了这位鬓发微霜的老公公正是康履,他曾听晨妹言过,康履是九王爷在王府时的亲信,常年追随左右,忠心耿耿。想必如今九王爷君临天下,康履在朝中的地位也一定是炙手可热。
于是欧阳靖安连忙从怀中取出腰牌,欠身说道:“在下欧阳靖安,在汴京时,不过是个六品小官,实在令康公公见笑了,但还是劳烦公公通报陛下一声。”
康履接过腰牌,点了点头,笑道:“原来是欧阳公子,萱和帝姬殿下的郎君,说起来你既是今上的故交,更是陛下的妹夫呢。”
欧阳靖安慌忙答礼:“靖安怎敢,怎敢?”
当年的九王爷康王,如今已是大宋的皇帝,身居内宫的他,见欧阳靖安前来拜见,脸上浮现出讶异地笑容,于是令康履请欧阳靖安入宫。
君臣见面,欧阳靖安轻轻一跪,旋即抬起头凝视着赵构,如今的他一身通天冠服,腰间束着白玉带,宝剑上佩着流苏,脚踏乌靴,身着一身天子华服的他,依旧是仪表堂堂,清秀的面容间多了几分威严。
赵构将他扶起,惊喜地言道:“欧阳爱卿来到江宁,与社稷共患难,与朕共患难,这真是苍天护佑大宋!你就是我大宋的社稷之臣!”
君臣对坐饮茶,欧阳靖安追忆道:“以我沉沦久,愧君相见颜,记得当年汴京城郊曾送陛下出使,那时陛下便是意气风发,临危不惧。陛下多年努力,苍天不负。天命已经归于陛下,臣一介书生,三尺微命,哪里能受得起陛下这样的赞誉。”
君臣二人寒暄几句后,皇帝见欧阳靖安的白衣上已经沾染了许多尘土,知道他一路风寒,不禁叹道:“靖安,你我自家人,如今你毁家纾难,前来辅佐于朕,朕甚为感动。曾听说你的白衣是绝不会被风尘所染的,如今晨妹也不在身边了,朕的爱妃邢氏也已被掳北去,如今我们君臣二人真是天涯沦落的知己。”
欧阳靖安宽慰了皇帝几句,沉着地进入正题:“如今天下未定,临安依臣看来,江南半壁,民谣有言,苏湖熟,天下足。大宋足以复国雪耻。陛下将如何匡扶社稷呢?陛下曾亲身入虎狼之地而面不改色,臣相信您是有这个智慧和勇气的。”
赵构笑了笑,毅然决然地说道:“朕任用了宗老将军,决意北伐,他一定不会辜负朕的希望。”
欧阳靖安略一沉吟,说道:“宗老将军是大宋第一名将,更是值得陛下托付的股肱之臣。”
他又出言说道:“金瓯破碎,绝不是轻易就能修补的,臣南归途中,曾受到盗贼的侵扰,幸得义军首领相救,这些义军都是失去家园的百姓自发组成的武装,陛下如果能任用他们,民心在,大宋的希望就在。”
赵构不禁勃然变色,陷入了沉思,旋即又质问欧阳靖安道:“爱卿说得可是八字军等民间义军?”
欧阳靖安察觉到了皇帝面上表情的改变,微微点了点头。
赵构又一次沉默不语,尚书王云被一众百姓殴打致死的场面不断在他的眼前浮现。赵构的手紧紧攥着,对欧阳靖安的提议不以为意。
天色向晚,赵构起身相送,执着欧阳靖安的玉手,说道:“爱卿,待到朝廷迁都临安后,朕一定要为爱卿安排最好的宅邸,雍容华贵绝不会在爱卿的旧日宅邸之下。”
欧阳靖安连连推辞:“臣这一路上风餐露宿,只有一只残破的乌篷船相伴,只为了能来到江南投奔明君,如今陛下都是省吃俭用,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臣万死不敢在国家财力如此吃紧时营建安乐窝。”
欧阳靖安言罢,深深一揖,拜别天子。不料赵构做了个手势,示意令靖安稍等片刻。于是,宫中手执长戟的卫兵连忙拦住了欧阳靖安。
“靖安留步,朕有一件心腹之事想要亲自交付与你。”